close

 

2.jpg

 真的很好奇這片積石叢中有著一座中國佛教藝術寶庫,

 這會ㄦ我就要走進甘肅四大石窟之「炳靈寺」去一探究竟了

 4.jpg

3.jpg

5.jpg

這次參學有幸請到80多歲的董玉祥教授親自帶著我們上169窟解說 ( 這石窟是他年輕時發現的ㄛ)

7.jpg

炳靈石窟始建於西元265-274年,比莫高窟建窟還早890~是我國最早開鑿的佛教石窟

8.jpg

9.jpg

10.jpg

11.jpg

 沿途石林景色獨特,蘊藏著豐富的自然地貌~是大自然的石雕館

11a.jpg

11b.jpg

12.jpg

 有沒有隱約看到遠處的唐代巨大石佛?

12a.jpg

13.jpg

  進了這門~我們即將踏入古老的文明寶地了

13a.jpg

 炳靈為一藏語「千佛」、「十萬彌勒佛洲」之意,建於西秦,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

14.jpg

  現存西秦、北魏、北周、唐直至明清石窟34 個,石佛694 尊、泥塑82 尊、壁畫900 平方米

14a.jpg

 保存有中國石窟最早期、中期和最晚期的壁畫和石雕,被譽為「石窟百科全書」

15a.jpg

 這些石雕反映出古代的社會民俗還有生活裝飾等等,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16.jpg

  6 北周 (557-581):窟內石雕一佛二菩薩。佛身著通肩大衣,結跏趺坐,雙手結禪定印   

                                        四壁畫禪定千佛,佛間以樹相隔

 16.jpg

17.jpg

18.jpg

  8窟 隋朝(581-618):窟內造像與壁畫塑繪結合~表現維摩詰經變中 “文殊問疾”的場景

                    赴會菩薩衣領上繪波斯風格的「聯珠紋」& 正壁上方佛頂光兩側有「回鹘文」題記

                 都是絲綢之路上各民族往來交流的見証

19.jpg

 壁畫色彩真鮮明~是保存得好還是後期再重繪?

21.jpg 大佛越來越「大」了

20.jpg

 

22.jpg

11窟 唐代(618-907):此為晚唐吐魯蕃控制期間所開窟  

                 壁畫中菩薩頭戴寶冠,下著薄紗透體的長裙。雙腿隱現~技法具有吐魯番藝術特徵

                 藻井中所繪飛天飄帶飛揚,身姿舒展~具有唐代畫聖「吳帶當風」的藝術風範

23.jpg 這用色好西域風喔!

24.jpg

 10窟 唐代 (618-907)這洞窟很大,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

                   菩薩雲髻高聳、豐腴柔美;天王身著甲冑,威猛有力,雕鑿技巧純熟簡練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30.jpg

 我們專注的凝視著~菩薩們如如不動的笑看我們這些過客

31.jpg

32a.jpg

 64龕 唐儀鳳三年(678年):龕內石雕一佛二菩薩二天王,雕工簡潔生動,形神兼備,

                                是炳靈寺最具代表性的唐代佛龕

32.jpg

33.jpg

34.jpg

 走至這ㄦ發現炳靈寺石窟~ 分上寺 、洞溝 、下寺三處

分布在大寺溝兩側的紅砂岩上, 洞窟層層疊疊 ,棧道曲折盤旋而上~ 以下寺為主

 各有不同保護方式~大部分的洞窟都是開放式的,但是還是有一些特窟要另外繳錢才能參觀

37.jpg

 我們一路專注的收集資料

35.jpg

 專心凝視獨特的美好~千姿百態的菩薩和大大小小不同的雕像都真實地呈現在我們眼前

36.jpg

  雙手合十,歡喜讚嘆,知道這是幾世幾劫難得遇到的緣分~~感恩

38.jpg

  藏族信眾好虔誠~幾乎都是一窟一拜,再向活菩薩們祈禱求福.....該學習

39.jpg

 82窟 北周 (557-581):窟內泥塑一結跏趺做坐佛二侍立菩薩。

            現存壁畫分兩層,窟頂和門道露出底層~為北周原作,繪飛天和流雲; 表層為明代重繪。  

39a.jpg

 

42a.jpg

我們也看了好幾個特別窟,窟內不能拍照~每個凝視的當下都是讚嘆

這些窟龕中的石雕、泥塑很少雷同,不論佛陀、菩薩、比丘、天王或供養人~造型都生動各具風采

雕工非常了得~衣著既能顯示衣料的單薄輕柔,又表現出人體的優美健壯;

神情有古樸莊嚴、有露齒微笑、有和藹可親、有望而敬畏……

窟內壁畫無論是描繪佛教故事或是反映世俗勞動生活場景~都微妙微肖、形象生動,

記錄了古代西部人民的生活風貌、音樂舞蹈及裝飾藝術

41.jpg

特窟外的石壁上一尊尊菩薩們靜靜的安住在這ㄦ~目睹了多少時代的更替、浮沉,

歷經千百年歲月侵蝕、自然災害、人為破壞......風采依然

42.jpg

 125龕 北魏(386-534):炳靈寺石窟中最具特色的「兩佛並坐說法圖」,釋迦牟尼和多寶如來

                     雕塑的表情唯妙唯肖,面目和藹可親,眉宇、嘴角都露出一抹微笑,真是栩栩如生

                    生動地展現了北魏晚期佛教與玄學結合後中原南朝文化的審美情趣

43.jpg

 很喜歡藻井繪圖的我~昂頭看目不轉睛…..讚美再讚美

44.jpg

45.jpg

  在在是歲月的痕跡~要不是他們如此斑駁,我會這麼的 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 嗎?

46.jpg

47.jpg

29a.jpg

  哇~~我們已如此接近大佛了......keep goi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lsa 的頭像
    Elsa

    在散步的路上遇見美

    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