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0/3月「尋找一棵菩提樹」為序曲的展覽後


手藝人奚淞籌劃多年的「心與手」三部曲 是他 創作30年的回顧,1/22─ 4/03 在北美館展出



最近無法忙裡偷閒前去欣賞,只好先在網上瀏覽


http://www.trend.org/event/2010xisong/live/index.html?sid=3


 


看到這篇「手藝禪」,是奚淞透過種種手藝的養成與實行所觀察體悟出「以手帶心」的生活哲學


愛做手藝的我非常有同感


我手邊很多作品不也都是專心一致、安安靜靜、耐心的完成


而且也非常 enjoy 那心無旁騖的寧靜時光......


 


在這兒,將奚淞老師的【手藝禪】摘錄,與大家分享:


【手藝禪】引人進入的心靈狀態和層次,即是以下四句訣--


一、專注


我們常可以發現:有所專注的人,神情最美。


這是因為人心容易受環境和遭遇影響,而陷入混亂和情不自禁的造作,


如果此時能專心做一件事,如手藝,由於一心不能二用,


就能因為注意力的集中,自然而然的把散亂的心情暫時放在一邊了。


沒有焦慮和沮喪的容顏,自然是寧靜、美麗的。


 


二、忘我


凡是有藝術或手藝嗜好的人,在從事諸如繪畫或書法等創作中,


都會在工作專注到一定程度時,體驗到渾然忘我的感覺。


這是所有愛好手藝、做手藝的人共同的快樂。


但若從「禪修」的角度來看,「忘我」境界中已解脫了生命中經常困擾


並逼迫我們的貪慾、瞋恨和愚痴也可以暫時脫離了自我習慣性的執著。


換句話說:忘我不僅帶給我們寧靜的快樂,也是一種進入「無我的禪定」狀態。


 


三、觀照


佛家說「定、慧」,禪宗說「止、觀」,


甚至於儒家也說「定、靜、安、慮、得」,


同樣在說明由安定心緒中能夠生起智慧觀照。


 


任何人都很容易對某些工作或手藝產生興趣,因專注而達到忘我喜悅。


但僅止於因定境喜悅而不進入生命的慧觀,就太可惜了。


這就像是一盞心燈,燈油已經注淌,風暴也以止息,就等把它點亮了。


 


由於經歷專注、忘我的一段時間過程,


所有先前的個人煩惱,都已在這段時間的擱置狀態下呈現出漸趨澄清的面貌。


以安靜、具有定力而無執著的心來觀照自己生命中的種種結縛,


便能如佛陀所教,漸漸有「解開心結」的能力和自信了。


 


四、心解脫


由觀照中進入心解脫的美好體驗,這正如<<心經>>起首說到:


能「觀照」而得「自在」的菩薩,因甚深的無我智慧而度脫了一切的苦


「手藝禪」說起來麻煩;去做,就對了!其中的寧靜與喜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手藝禪幫助


環顧週遭,得躁鬱症、不快樂的人真多。

我一位朋友,因多年的工作壓力,身體壞了。


他去看病,結果這位醫師竟開給他一張奇特的藥籤,


藥籤上的處方是「靜、淨、敬」三個字。


這並非物質藥物,實在是面對忙碌喧囂現代生活所開下來的一劑心靈藥方。


或許真的是如果我們能把心靜下來,將無所謂的煩惱垃圾掃除乾淨,


對我們所寄居的身心及自然生起應有的敬意,人們的病苦也就能解除了。


 


尋求安靜,也不一定要到廟堂去。


只要有心、有手,便足以構築自己的一處心靈的角落,


讓我們得以在其中安憩。


 


謀求世間學問、越多越高深越好;


想要修心得寧靜的法門,則是越簡單越樸素越長久。


日常在生活裡能安排一點靜坐、經行等功課當然是好的;


如若我們依靠作為「靈長類生物」的雙手,建立一些手藝上的興趣,


諸如民間藝術中所謂「母體的藝術」的女紅、剪紙等,


以至於傳統文化中的書法、雕刻、繪畫等藝術創作,


則能發現:心與手的運作,足以穩定我們生命,


而任何手藝都可能成為我們一生最好的夥伴,照亮我們的生命旅程。


 



奚淞:「我現在是快樂的老人,老人家能與大家分享的,

             就像是這三杯玻璃杯裡裝的清水,簡單的事物能讓心靈獲得平靜與柔軟。」



我希望自己也能從簡樸中體驗到豐足讓簡單的事物平靜與柔軟我的心靈。



 


演講賞析會訊息

地點:北美館地下樓視聽室。免票、免報名
》場次01. 2011.02.26() 1430 演講會主題《心與手靜.淨.敬》
 主講人:尉天驄 (政治大學中文學系所名譽教授)、奚淞(當代藝術家)
》場次02. 2011.02.13() 1430 賞析會主題:奚淞的手藝禪

 主講人:奚淞(當代藝術家
)
》場次03. 2011.03.13() 1430 賞析會主題:修行人的藝術實踐大樹之歌.畫說佛傳

 主講人:顏娟英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lsa 的頭像
    Elsa

    在散步的路上遇見美

    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