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ver doubt that a small group of thoughtful, committed citizens can change
the world. Indeed , it's the only thing that ever has─ Margaret Mead
永遠不要去低估那一群承諾要做事、深思有想法的人,事實上他們是可以改變世界的
The Big Question 在2008年由許毓仁Jason & 顏克莉 keli 等年輕人共同發想
由朝邦文教基金會 & 政大公企中心共同贊助的計畫,經過8個多月的策畫、行動
有了11/15-16 在華山創意園區的第一次〝BQ對話日〞 問對的問題,走自己的路
BQ的使命來自於三個面向:
〈1.〉對話─透過對話,不同領域的人聚在一起,共同尋找解決問題之道
〈2.〉社群─透過領域的交流,我們建立社群,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3.〉合作─藉由社群的合作,我們將有更多的創新
期待透過小我,影響大我,透過個人影響團體 希望看到〝what can be 〞而不是〝what is 〞
Keli正在安排我們義工的執事
我和Mary、小青負責「報到」部分,忙碌時間就集中在10:30-11:00多,除了已先報名的150多人外
現場買票〈1200元〉參加的還真多;看來在這混亂臺灣還是有很多群眾想從社會軟性的力量
著手創造一個可發展永續、健康、多元的公民社會
同理心的力量 ──蔣顯斌
蔣顯斌,他是新浪網創辦人,在日前宣布籌組cnex,從網路業急轉到紀錄片領域
但這樣的跨界不算太大意外→ 在大學主修機械系的他,就曾在大五把心理系、社會系等
不同領域的課全修完,有如換氣一樣,重新認識自己,調整方向
同時也體驗了不重複的生活,在不同領域裡去找到對話語言,去瞭解對方的行為
為什麼會和我們一樣或不一樣,更潛移默化的培養出「同理心」
empathy是可以培養、訓練的,要會〝Listen〞
先預設彼此有共同價值,然後互相交談時要觀察,將「批評眼光」降到最低
你才能打開眼界,和別人對話,對方也比較容易敞開心胸,人同此心。
對不同領域尊重、欣賞、找到同質性,藉而尋找到屬於自己節奏的舞台
欣賞獨家首波2008紀錄片「街舞狂潮」
它讓我看到街舞不只是青少年的時髦玩意、不只是情緒發洩的管道,
它可經由一支舞的發想→編舞→完成,除了學習到如何尊重別人,更加強了組織能力
更體悟到可藉由紀錄片學習來自不同地方、文化、背景的人是怎麼生活,練習同理心
紀錄片,可能是一個理想,一個歷史,一個啟發。
在Q&A時,來賓的提問:在人生遇到困難、瓶頸時,我該如何?
A:先讓自己靜下來、面對自己、問自己
◎ 我到底要什麼,這是我要的生活嗎?
◎ 十年後的我,是怎麼樣的我?
對蔣顯斌而言「未來的十年,想要留給下一代一些東西」的念頭出現,
於是他成立了CNEX,這是結合網路、紀實與文化創意的新志業。
他希望透過影像的紀實、還有網路的傳遞,
將華人的文化、價值觀的改變,做一個有系統、有組織的整理。
◎ 我做什麼事會讓我眼睛發亮 ?
◎ 你人生的下半場要怎麼過?
是答案?是問題? 每個都是大哉問啊!真的要靜下心來,認識自己、剖析自己,
尤其是 「我人生的下半場要怎麼過」是個值深思的大課題啊!
..............自我探索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旅程,沒有終點
引導師 毛樂民讓大夥兒分組發表前兩小時半的感想,再透過數分鐘沉澱一下剛剛的分享,
有什麼聲音、有什麼想法在觸動你去做探索
覺知生活的藝術──劉力學
他是中文電腦的催生者,,還是惠普電腦首位台灣地區負責人,
後來更當上了神通電腦的副總裁;卻在52歲急流勇退〈因 6歲兒子說我總是看不到爸爸〉
毅然決然從科技人的身分蛻變成一個環保支持者
四處奔走回收廚餘、製作堆肥。成為三芝居口中的「ㄆㄨㄣ」先生
廚餘堆肥除了可以供給農作物豐富的天然養分外,在環保上還有非凡的價值
那可是價值不菲的「黑金」呢!
有機耕作採用廚餘堆肥製成的「有機肥」,讓蔬菜健康的成長又能抵抗蟲害
而且蔬菜的營養比化學肥料的蔬菜多100多倍;也沒有農藥污染環境,更能維持自然生態
「讓大自然來教你,當它來臨的時候,別忘了打開你的門、你的窗,讓訊息通通都進來。
我天天都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奇蹟!」──努力學習的劉力學充滿熱情的跟大家分享
ps. 朝邦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顏瑛宗George & 執行長吳咨杏Jorie 一向推動「對話和參與」的藝術,
以建立健康多元的公民社會。自2006年來在台北、臺中、高雄、花蓮等台灣各地推動一系列
草根性與未來的對話──想像臺灣的未來,這次則扮演摧化的角色,
協助一群有理想、有勇氣的年輕人創造「BQ對話日」
朝邦文教基金會 http://www.cpyen.org/main.htm
The Big Question http://thebigq.org/
photo by elsa